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作者: 
云南省文物总店
期号名称: 
2017
栏目分类: 
文物常识


      文物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其研究内容除对文物本身进行全面(含文物出现年代、存在地点、形态特征、装饰特点、选用材料、制作工艺、用途或功能、价值及文物所反映的信息等)的如实的研究和形象的描述外,还要对文物的鉴定、保护、管理、宣传、教育等进行研究。既然文物学研究的内容广泛,又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它要研究的主要领域,也就是它的主要任务。


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文物的价值


       首先,研究它是否属于文物;文物价值具有客观性,是文物本身所固有的。我们要确定人类创造的文化遗存中哪些是属于文物,就要依其所具有的价值而定,一般而言,只有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者和纪念价值方可判定为文物,这就需要研究;其次,要对文物价值的大小进行研究;而同属文物者,其价值高低不一,这就需要通过研究类确定。第三,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二、研究文物的作用


        文物的作用,有大小之分,而这又是受文物价值高低所制约,因之,文物的作用与文物的价值关系十分密切,两者不只是表现在对具体文物的研究,阐明个别方面的个别问题上,更主要的是把微观研究的成果,综合起来,在宏观上研究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从而从不同的侧面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可见,文物除了具有提供史料的作用外,还起着教育和借鉴的作用。


      三、研究文物的分类


        分类,是任何学科研究共同采用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文物学研究也不例外。大家知道,文物种类繁多,若不分类,难以进行科学研究。所以说文物分类,是文物研究的前提之一。关于文物分类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文物分类的原则与方法。这一点后面要专门讲述。


      四、研究器物与遗迹


        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划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的文物两大类。其中可移动的文物系以器物占据多数,不可移动的文物则以史迹占据多数。


(一)研究器物  一般而言,器物来源有五:


1.考古调查采集;


2.考古发掘出土;


3.传世品(包括历代王朝内府收藏的、文化教育或科研单位收藏的、寺庙道观收藏的、私人收藏的);


4.国家间的馈赠;


5.从被征服国家抢来的。对这些器物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上探讨各类器物产生、发展、衰落乃至绝迹的演变过程,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器物的原料、质地、产地、造型、装饰、用途、制作工艺及其价值。


(二)研究遗迹  遗迹泛指保存在地下、水下、地上不可移动或不宜移动的物质文化遗迹和遗址、墓葬、建筑(包括古建筑、纪念性建筑物)、作坊、战场等遗存或遗迹。对遗迹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其历史沿革、年代、价值、作用和保护措施等。


      五、研究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是研究文物的又一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文物鉴定研究中,探讨文物鉴定的原则、方法和文物鉴定的内容(辨别真伪、断定年代、价值评估)是其主要任务。


      六、研究文物保护


        保护文物的目的是通过文物保护,使文物不受损坏或延长其“寿命”,以达到永久地保存或延长保存时间,使之长久地发挥作用。因而研究文物保护是文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对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文物保护技术包括传统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两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已越来越重要,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同样,传统保护技术也不能忽视,而应对丰富的传统保护技术及长期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保护经验加以收集、整理,进行科学总结,使之发扬光大。


      七、研究文物管理


        文物管理的研究,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极为密切。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制定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和执行措施,制订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文物管理手段是其研究的主要课题。


      八、研究队伍建设


       文物队伍的建设也是文物学研究不可忽视的课题。文物保护、管理需要有一支精明能干的高素质的文物干部队伍。就我国而言,这支队伍还很薄弱,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还很少。文物要保护和发挥作用,博物馆要发展,文物鉴定和市场管理要加强,而人才培养则是首要的任务。


      九、研究文物收藏


       文物收藏,从性质来看,可划分为公藏和私藏。公藏是由私藏发展而来。公藏又分为由中央和地方收藏两种,且公藏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文物归国家所有。而私藏虽自古已有,且比公藏的出现要早数百年,各国发展的情况也不平衡。就我国而言,各朝代发展也不平衡,而且所谓“收藏”,已成专指民间收藏,即私人收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文物收藏的热潮趋向不断高涨发展。这就涉及到文物市场的开放与管理,以及如何提高文物收藏队伍素质和如何防止文物走私等等问题,都是文物学研究的范畴。


      十、研究文物旅游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从而促进新兴产业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家知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事业也方兴未艾,并呈现兴旺发达之势。如今中外游客的旅游品味已不止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是要通过旅游获得教益,陶冶情操,充实和提高自己。因而对直观的、生动的文物、古迹的参观情有独钟。旅游部门设置的旅游线路肯定有文物景点,文物、考古部门也在开发旅游产业,博物馆更是吸引游客的地方,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院、陕西秦俑博物馆等等。因而需要探讨文物在促进旅游事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充分发挥文物的宣传教育作用。例如:秦始皇陵文物陈列厅四个展览,有两部分的标题是:“服务观众、走向世界”、“建馆育人、提高素质”,这一宗旨可作为开发文物旅游的借鉴。


        此外,还需要研究怎样理顺文物部门、园林部门和旅游部门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这三个部门做到既能相互促进发展,又能共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日本导游专家大道寺正子在谈导游员的使命时曾指出:“导游员,既是文物古迹的保护者,又是它的介绍者和宣传者。”所言极是。


        文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特殊财富,因此,除了文物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外,我们每个部门都有责任保护文物;同时,我们每个公民也都有保护文物的责任和义务。